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初夏養生調理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初夏養生調理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夏季吃什么養生?
夏季養生的重點就在于3個字:防暑濕!
務必要遵守兩大原則:防止濕氣加重,注重健脾祛濕!
健脾祛濕很重要
四大飲食原則要謹記
飲食原則1:清熱利濕,常把苦菜端上桌
?
小滿時節的健康料理自然離不開微苦的食材。自小滿節氣起,我們可以開始適當食用茶、苦瓜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苦味食物。
?
苦味食物不僅能起到安神清心的作用,還能夠明目、抗疲勞。從現代醫學來看,苦菜對癤腫、鼻出血、便秘、感冒等,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。因此,不妨在炎炎夏日適當嘗嘗苦菜。
飲食原則2:健脾祛濕湯,兩道最經典!
?
從小滿開始,飲食重在健脾祛濕。介紹2款供大家參考:
?
之一道: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
?
材料:赤小豆60克、冬瓜750克、生魚2條、豬瘦肉150克、生姜3片;
做法:
1.赤小豆洗凈,冬瓜洗凈,連皮切成塊;生魚去內臟洗凈,慢火煎煮至微黃;
?
2.瘦肉洗凈,整塊放入湯鍋里,加入2500毫升清水,并放入姜片、冬瓜、魚;
?
3.大火煮開之后,再轉小火煮40分鐘,最后放入調味料即可。
?
第二道:五指毛桃豬骨湯
?
材料:五指毛桃8克、豬骨300克、蜜棗1顆、生姜適量。
做法:
1.將五指毛桃、蜜棗洗凈,然后放入到冷水中浸泡10分鐘后,瀝干水備用,將生姜洗凈切片;
?
2.豬骨洗凈后,放入到燒開的水中焯一下,洗去血沫,撈出;
?
3.最后將所有材料放入到燉鍋內,加適量清水,先大火燒開之后再轉小火燉煮1小時,加調味料即可。
?
飲食原則3:酸味入心,記得安心養神
?
夏天除了濕邪,悶熱潮濕的天氣還會使人異常煩躁,夜晚輾轉難眠。
初夏指什么時候?
1、初夏,夏季的之一個月。
2、又稱孟夏,農歷四月,進入夏季,氣溫回暖, 四月有孟夏、陰月、梅月的別稱,農歷夏季的三個月即四、五、六月,分別對應稱為孟夏、仲夏、季夏。
3、立夏剛過,最近的天氣是一陣大雨,一陣日曬,暑熱既盛,雨水亦多,可謂天暑下迫,濕氣亦重,上蒸下濕,濕氣與熱邪相結合,廣東地處南方亞熱帶地區尤為突出。
4、在北溫帶,氣象意義上的夏季為5月21日(小滿)8月22日(處暑),在南溫帶,氣象意義上的夏季為11月21日(北半球的小雪)次年2月18日(北半球的雨水)。
5、在南半球,一般12月、1月和2月被定為夏季,氣候學意義上講:連續五天平均溫度超過22度算作夏季,直到五天平均溫度低于22度算作秋季。
6、如果按公歷,大概孟夏是5月,仲夏是6月,季夏是7月,因為夏至那一天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,夏至總在公歷6月21日或者22日。
初夏是農歷四月,即夏季的之一月,且四月有孟夏、陰月、梅月的別稱,而農歷夏季的三個月即四、五、六月,分別對應稱為“孟夏”、“仲夏”、“季夏”。夏季是一年中具有“四季分明”地區的第二個季節,是四季之一,氣溫高是夏季最顯著的氣候特征,但因地域、干濕環境的不同,會產生炎熱干燥或者濕熱多雨的不同氣候。
芒種養生朋友圈文案簡短?
1.芒種到了分外忙,初夏時節氣溫揚,工作再忙注健康,午后小憩是妙方,五谷金黃眼前望,碩果累累收滿倉。祝芒種時節快樂徜徉、幸福滿屋。
2.芒種到,收獲的是幸福的生活,播種的是美好的希望;收獲的是快樂的心情,播種的是未來的憧憬;收獲的是健康的身心,播種的是朋友的問候:愿你安好,天天快樂,日日幸福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初夏養生調理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初夏養生調理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