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太極健身養生操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太極健身養生操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平時在公園和大家一起練太極拳,這樣能練出太極功夫嗎?
如果練拳者不是得到明師親傳,每天在公園里與拳友一起練太極拳,是練不出真正功夫的。充其量活動活動筋骨,增大點肺活量,對健身祛病方面多少有點益處。
武術具有防身抗暴和強身健體兩個作用。欲在武學上學到真功夫,達到較高造詣,必須得拜明師,經過長期苦練勤悟才能達到。練習太極拳只是為強健身體,向一般會拳架套路的人學習即可。
不能,那本質上不算太極拳,只是太極操。我練體育的。一開始也學的這種太極拳,后來接觸到真正的太極拳,練起來竟然體能不夠,不能完全按要求堅持練下來,練完了第二天手都抖。
如果教練沒有制定出屬于你的風格,形態,技術強弱的方法是無法練出好的太極功夫。
在公園集體練習往往比較忽視個人的技術風格,只是跟著大家一起操練,類似廣播體操的形式。
一般來說,每一個人的形態,機能,學習的階段都不一樣,那么在學習與練習動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不一樣,在身體素質的劃分里,力量,速度,耐力,靈敏,柔韌每一個人都有所不同,有的人練一個月,有的人練一天,因此就會形成每一個人的技術強弱都是有區別的,因此,如果要提高太極拳的功夫,必須根據個人的情況制定訓練計劃。
太極拳可以分為形勁意氣,四個過程或是四個境界,
形;就是外在的肢體要符合武術的攻防含意或是為了運‘氣’而設的動作,以二十四太極拳為例;攻基本上在鼻子為目標,守就在腹部襠胸。
勁;是武術常用的一個術語,就是正確的發力順序,很關鍵,太極拳一直強調四兩拔千斤 ,而使用力量就非常重要,通常我們說‘行云流水’一種是動作外形聯接要順,另種就是勁力先后要順,勁力順達,勁力充足,力點要明確,這是太極比賽其中的一個規定。也是日后能否練具有武術攻防能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意;就是你對太極拳,哲學,文化,動作的理解,才能做到以意行氣以氣運力。 達到氣質,神歆合一。
氣;一是呼吸之氣,它與動作意念配合,二是中醫經絡之氣,這個最復雜,它是中國文化里獨有的一種文化和哲學現象。需要深入的看透中醫基礎理論和“氣一元論”“陰陽”的哲學思想,才能體會太極拳的深層內涵。
怎么學太極健身?
步驟/方式一
練習拳架。
主要以鍛煉身體為目的,看上去要舒展優美。確切點叫“太極操”。這是一種初學狀態;
步驟/方式二
練推手。
主要以各種用力技巧為主。領會如何松肩、松腰、松胯,如何沉肩墜肘,如何手上不用勁而以腰為軸帶動,用上周身的勁,如何引進落空,如何氣沉丹田,如何棚履擠按等。這比第一種練法上了一個層次;
步驟/方式三
練習散手。
練習拳架的過程中仔細體會每個動作的技擊格斗含義,也就是說直接練習太極散手。要有相當武功底子的人練習才事半功倍。這比第二種練法提高了一步;
步驟/方式四
神意氣的練法。
以內氣運行線路為主要的練習途徑,強調意念的配合。是在拳架練習到純熟后,進入相忘境界,在意勢導引下,陰陽相隨的,練習方法。練習太極拳練到頭腦里什么都不需要記憶,手腳的活動好象是自己在動。這種感覺既為"相忘"境界,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,是人與自然的和諧,人自身的和諧.有詩云:“行拳如在白云中,人自無心拳亦同,月透白云云影白,白云明月任西東”。這是第五種練習方法的開始。
步驟/方式五
先天的練法。
神意氣的修煉畢竟還是后天的東西。道家所謂“心死則神活”,不著任何后天意念,先天的東西自然就能出來,所謂拳無拳,意無意,無意之中是真意。一定要能靜下心來,才能進行這方面的修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太極健身養生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太極健身養生操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