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兩廣高考分數線比較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兩廣高考分數線比較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2021年肇中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分?
2021年肇中錄取分數線是402分。
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573年的兩廣端溪書院,1905年改為肇慶府中學堂,素有“西江最高學府”之稱;1949年11月起定名為廣東肇慶中學;2011年,在大旺中學另辦有廣東肇慶中學大旺實驗學校。
截至2018年9月,學校有兩個校區,老校區為初中部,新校區設有高中部和新疆部,總占地283畝,總建筑面積約13.4萬平方米;全校共有99個班,在校學生5095人,高中部本地學生2636人,初中部學生1836人,有教職工478人。
廣東歷史狀元?
1、第一位是莫宣卿(834年—868年 ),字仲節,號片玉,謚孝肅。唐朝文宗大和8年誕生在廣東肇慶封開縣河兒口鎮西村,唐大中五年(851年),17歲的莫宣卿赴京城參加廷試獲中狀元,從而成為廣東歷史上第一個“高考”狀元,也是兩廣的第一個狀元,同時是始隋唐以科舉取士以來年齡最小的狀元。
2、 第二位是簡文會,南漢(907年—958年),佛山第一位狀元。南漢乾亨四年,簡文會參加科舉考試,高中狀元,先任翰林院編修,從事為皇帝起草、批答文書,撰擬文詞等工作。后來升任尚書左丞相,成為南漢重臣。
3、 第三位是張鎮孫,一說南宋時期廣南東路南海縣熹涌(今廣東省順德倫教熹涌)人,一說為廣州番禺人,生年不詳,宋度宗咸淳七年(1271年)辛未科狀元,卒于宋端宗景炎二年(1277年)。景炎二年(1277年),張鎮孫率軍收復廣州,軍心,民心為之大振。但不久,元軍又復占廣州,張鎮孫兵敗被俘。在廣州市人民南路,有一條街叫“狀元坊”。據考證,南宋時張鎮孫住的那條街原名叫通泰里,自張鎮孫中了狀元后,人們在通泰里的街口處建筑起一座富麗堂皇的狀元牌坊,于是便把通泰里改名為狀元坊。
4、 第四位是倫文敘(1467—1513年),字伯疇,號迂岡。明朝南海縣黎涌人(現為廣東佛山瀾石鎮黎涌村)。明孝宗弘治十二年(1499年)己未連中會試第一,殿試第一,考中狀元,后授翰林院修撰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兩廣高考分數線比較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兩廣高考分數線比較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