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電影院新出電影票價怎么算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電影院新出電影票價怎么算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一張新出電影的電影票大概多少錢?
設原價x元,觀眾y人
(x-4)*(1+1/5)y=xy(1+1/6)
6x/5-24/5=7x/6
36x-144=35x
x=144
一張電影票若干元,現每張少四元,則觀眾多1/5,收入多1/6,原價是144元。
電影票收費標準?
電影票價格會受到上映時間、你選擇的電影院和你買票的方式等等的影響!
剛剛上映的電影票價比價貴,在我們這里用團購類APP買的話30元到50元不等。
上映后一段時間,熱期過了后通過團購APP或者購票類APP票價就在10元到30元不等。
有的時候節假日或者特殊日子APP上會有優惠活動,票價就會便宜幾元錢,幾個人一起團購的話就要比一個人單獨買要便宜些,在電影院買要比通過網絡買要貴些!不同的電影院價格也有一定的區別,幾塊而已!
電影票價是怎么定的啊?
電影票價有2種一種叫“最低票價”也就是發行價,這個由發行方決定,是指不管影院賣多少錢一張,都要以最低票價的價格與發行方結算。
一種叫“影院售價”也就是通常電影院的影票賣家,這個是由影院決定,都是在最低票價的基礎上增加一部分費用。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影院售價不得低于最低票價。
電影票價由誰決定?
一般,電影票價=最低發行價 + 影院溢價 + 電商服務費(線上購買 )+ 影廳服務費 - 各種優惠。
其中,最低發行價/最低結算價由片方根據影片拍攝成本和心理預期等來決定,并要求影院賣給觀眾的價格,不得比之低,如果低了,影院要自己補貼上。
一般,片方會根據城市所在地和放映格式等來給出不同的結算價格。
影院則在發行價基礎上二次加價,考慮因素包括供需情況、地理位置、影院設施設備、房租水電費人力成本等。
可以說,最終的定價,是片方/發行方和影院等各方共同決定的結果,票價完全市場化。所以觀眾真正到手的電影票價往往要比結算價高出一截。
一般根據電影的播放計劃,比如取得了一年的播映權,當然在上市熱映為主,然后做出市場測算,估計每場多少觀眾,還有熱播之后下片,在權限期內,過段時間復播的觀眾預計,預測可能的觀眾總數,折算各種成本,算出總的成本,然后預設自己的利潤,成本+利潤預算出總收入,除以預測觀眾數,得到初定的票價,但是會隨著電影受歡迎程度調整票價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電影院新出電影票價怎么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電影院新出電影票價怎么算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